讲座回顾|杨枫:作为知识建构与文化互鉴的翻译
北外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 2021-10-30
2021年10月27日晚19:00-21:00,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《当代外语研究》主编、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创刊主编、语言教材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杨枫应邀在线上为同学们作了题为“作为知识建构与文化互鉴的翻译”的精彩讲座。本场讲座是北外高翻讲堂系列讲座之一,由高级翻译学院和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共同主办。高级翻译学院院长、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主任任文教授主持本场讲座,高级翻译学院教师、研究生及全国各地学者齐聚云端,共享学术盛宴。

杨枫教授跳出语言学视角,以宏观视野定义了翻译和翻译功能,将翻译的本质视为知识迁移和建构。杨教授认为,翻译是关于他者的地方性知识,经由陌生化学习、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重构而成为普遍性知识。知识来源于人与世界、自然、自身和他人的联系,是对事物的认识和对实践和经验的抽象总结。知识因其地方性而具有地方性的价值意义,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不同的解决方案。杨教授以五四前后的西学东渐为例,深入分析了西方性的知识如何在中国得到重构和传播的。希望以此为例,作为文化外译实践中,中国的“地方性知识”参与世界知识建构的借鉴参考。
讲座最后,老师和同学们踊跃提问、积极互动,杨教授对关于翻译研究的历史角度、译文如何在“自我”和“他者”之间取得平衡以及可翻译性等问题做出了耐心、详尽解答。讲座主持人任文教授对本次讲座做出了精辟总结:本次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,从更高的层面理解翻译的价值、翻译作为知识建构和文明互鉴功能的话语实践,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