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点|任文教授:不断加强中译外能力建设(《人民日报》)
任文 北外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 2021-5-31
*文章原载于《人民日报》2021年4月6日国际版
2021年4月6日,《人民日报》国际版“观点”栏目刊登了北外国家翻译能力研究中心主任、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教授的文章《不断加强中译外能力建设》。文章指出,在中国文化走出去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,应加强国家翻译能力中的中译外能力建设。
附文章原文:
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“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讲好中国故事,展现真实、立体、全面的中国,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”的目标。一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须以该文化的广泛传播为前提;而为实现中国文化广泛且有效传播,国家翻译能力中的中译外能力建设发挥着基础性作用。
根据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(OCLC)数据库的检索,2000年以前,该库收藏的世界各国出版社出版的中译外书籍总量为2662本;至2021年,这一数据增至6317本。译作数量增加是传播力提升的一个指标,但比数量更重要的,是译作的接受效果和影响力,这是让文化魅力得以显现的关键。
如果说让中国文化走出去、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回答“为何译”的问题,那么,国家翻译能力建设过程中,同样需要思考“译什么”“为谁译”“谁来译”“怎么译”“如何传”等问题。
译什么?要展示“真实、立体、全面”的中国,在主题的选择上可更加开放。既回应国外精英群体通过四书五经了解中国古代智慧的诉求,也满足普通民众对流行文化的偏爱;既有国家政治话语的宏大叙事,也有平凡却感人至深的小故事。可政府倡导,可民间推送,还可响应对象国的主动索求。《狼图腾》在海外的成功即是国外出版社主导版权购买和翻译的成功案例。
为谁译?要重视对需求市场的预先调研和目标读者阅读特点的提前认知。同一个原文本,可以瞄准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学术化翻译,也可针对普通人士进行大众化翻译,而一个毫无对象感的译本,可能在两种读者群体中都知音难觅,最终躺在异国图书馆无人问津。
谁来译?母语者或双语者的翻译通常能获得更佳传播效果。霍克斯译《红楼梦》,闵福德译《鹿鼎记》,葛浩文译莫言,蓝诗玲译鲁迅,刘宇昆译《三体》,大凡进入他国主流或大众阅读领域的成功译著莫不如是。对于涉及国情国策等政治文本、新闻话语的外译,中外合作是更好的模式:中国译者把握内容不被曲解,同时给予母语译者在叙事和表达方式上的充分自由。当然,出色的汉学家及母语译者数量毕竟有限,大量译作由中国译者完成也是现实。培养包括中国译者和未来汉学家在内的高端中译外人才、加强国家中译外能力建设,是解决“谁来译”问题的长远之策。
怎么译?在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尚存较大“认知差”的时候,归化翻译应成为培养读者阅读兴趣的主要策略。在确保中国核心价值观和政治立场不被曲解的前提下,采用目的语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不失为有效的选择。虽然庞德“翻译”的唐诗不乏误译或创作,但却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唐诗热。辜鸿铭在自己的译作里大量使用意译和归化策略,以消除英语读者的阅读障碍。我们应当给予认知差弥合过程足够的时间和耐心,更要给予优秀译者的专业判断更多尊重与信任。
如何传?翻译作品最终要经由有效传播才能实现其应有价值。应多与目的语国家出版发行销售机构合作,他们深谙本国传播渠道和宣传策略。对大多数译作来说,印刷媒体依然是主要传播媒介。商业成功的译作可及时改编成影视作品,并辅之以周边产品,在市场及社交媒体上广泛宣传,形成组合效应。同时,发挥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独特作用,开展译作及其衍生产品的受众满意度调查,将来自传播渠道和接受群体的声音及时反馈给前端环节,持续改进对外传播过程及效果。
翻译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了解世界,用他者的语言表征自己,与世界对话、相处和共存的方式。再经典的文本、再精彩的故事,也要经由翻译才能在他国的文化土壤里获得“后起的生命”。惟有创新体制机制,不断加强国家中译外能力建设,有效促进文化影响力提升,才能真正体味季羡林先生的由衷感叹:“翻译之为用大矣哉!”
(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、教授)